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会议提出了2023年经济工作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关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市场主体感受最为直接的困难。所以,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需求潜力,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实现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要努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在投资方面扩大内需,主要是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把经济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空白点转化为增长点,在扩大内需过程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长期发展潜力,实现高水平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二、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看到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枢纽;二是要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这个根本,练好内功,站稳脚跟,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抓紧补短板、锻长板,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努力实现实体经济更大发展;三是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四是要准确把握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内涵,加快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制造业高端化不是都去搞芯片,服装、家具都可以高端化发展);五是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培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六是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营造规范健康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三、关于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关于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是稳预期的重中之重。我国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在这个问题上,党中央态度鲜明,毫不含糊。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营造规范健康的发展环境,企业活力才能充分释放,经济才能行稳致远。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我们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党中央明确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四、关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吸引外资,力求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我们要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产业体系完备、劳动力素质高的优势,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说,主要是: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各类开放平台的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二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三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四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帮助解决问题,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五、关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关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我们的思路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必须增强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稀释风险这个分子,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其中,一是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就业、财税、居民财富、金融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要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二是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三是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23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毕吉耀《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讲稿摘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