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金融强国关键核心要素,提出“六个强大”;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提出“六大体系”;重申“八个坚持”,更是首次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命题,并为此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总书记此次首提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体现了总书记治国理念中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智慧,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华文化智慧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的自觉自信。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各国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不只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更有理念、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

  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金融系统注入传承传统、积极向上的文化基因,也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提升金融软实力、建设金融强国的前进方向。金融工作既要强化“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金融监管,也要厚植春风化雨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家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促进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金融文化建设则至关重要。金融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关于金融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优秀的金融文化与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直、诚信、仁义的价值观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回望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诚实守信、义利相兼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的重要体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等理念与现代金融治理高度契合。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本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是中小学课堂的主要内容,所以,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小信诚则大信立”“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传统文化中有取之不竭的诚信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上,诚信教育从娃娃抓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正确对待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重视道义与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来倡导“重义轻利”“礼以行义,义以生利”,主张教导人们“义在利先”,教化人不要变成利欲熏心、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人,宋代大儒程颐提出“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是利”。这些理念有助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引导金融企业以实体经济为基,以社会福祉为重,削弱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中小学教育应该以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义利观。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志存高远,便不会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为了实现理想,便会持之以恒努力奋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来倡导“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更强调“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慎易于避难,敬细以远大”……我们在中小学课堂上,要以全员德育的教育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培养出眼中有光,脚踏实地,行事稳健审慎的有用之才。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正”者,大道也。“守正”就是要恪守正道,尊重和坚守传统,正道而行,弘扬正气;“新”者,改变也。“创新”就是要随势而变,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日新者必日退”,在中小学课堂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注重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注重启发讨论,不急于认同、注重联想与想象、注重自主学习……让传统厚植于心,创新躬身于行,给学生打好一个守正创新的底子。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法制与守法的教育。“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一直以来,课堂教学都是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就是法治教育的隐形课程。渗透在中小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法治行为及其价值追求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更是一种体现依法治校理念和规范学生言行的精神文化体系。

  中小学强化诚信、义利、审慎、创新、守法教育,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诚信文化、清廉文化、服务文化、效率文化、发展文化打好坚实的底子,以磅礴的文化力量助力金融业行稳致远,我们中小学教育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


  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