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北京通州的数字化种植大棚,一排排的萝卜长势喜人,农人们通过操作屏幕就能智能监测大棚蔬菜生长和环境情况,在现代科技加持下,通州的农业生产展现出数字化新面貌。日前,记者来到通州区西槐庄村和南三间房村,探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
种萝卜应该浇多少水?蔬菜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多少?发生病虫害怎么办?这些问题在“慧种植”中都能找到答案。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慧种植”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让农户实时了解种植环境,解决种植业生产过程中“靠经验、拍脑袋、种不好、收入低”等问题。
数字化种植大棚 京翼 摄
在西槐庄村,北京电信乡村振兴“新农人”赵鲍飞介绍了“慧种植”在田间地头是如何“工作”的:“这是智能虫情监测系统,通过对收集到的小虫子进行分析,可以提前预防植物虫害。继续向前走是草地物候自动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土地温度、湿度、光照等,这边还设置了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可以通过5G网络实时上传风向、风速等天气情况。”
“您已进入防溺水重点区域,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步行至水域监控区,空中传来了清晰的人声提醒,这是中国电信“天翼云眼”全新升级智能播报功能,基于AI分析、云存储等多项能力,天翼云眼为西槐庄村构建更加立体、智能的安防体系。
除了水域监控外,在西槐庄垃圾点,天翼云眼化身为“垃圾分类督导员”,通过AI自动检测区域的人员进出情况,提醒村民正确分类投放,有效缓解了垃圾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村头的玉米可以收了”“喇叭声音有点大,可以放小声点”,在南三间房村的村委大屏上,显示了一条条村民用朴实语言自主上报的问题。“现在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反应,村委看见就能马上解决,又方便又实用。”村民王阿姨拿着手机现场展示,脸上洋溢着笑容。
北京电信乡村振兴“新农人”孟鹏飞通过中国电信数字乡村平台,展示了村内治理的积极变化,平安乡村模块采用AI技术、云计算技术进行网格划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车牌布控可掌握进出村内的陌生车辆信息;积分银行模块,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工作新格局……
小鸽子也能养出“大产业”。近年来,北京通州南三间房村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特色养殖业为突破口,把养鸽产业打造成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主要产业。
在养鸽户村民马学东家,孟鹏飞介绍了中国电信如何助力村内零散养殖户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智慧养殖。通过数字乡村智能监控平台+FTTR(全屋光纤)技术,养殖户在手机上就能随时随地看到鸽棚内的实时画面,还可以在线查看回看,便于科学投喂,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工作效率,有效节省了时间成本。
养鸽产业实现智慧养殖京 翼 摄
除了养鸽产业外,村内的智慧养老小院也吸引了不少关注,北京电信通过智慧化手段赋能养老服务,延伸了服务内涵,打造城乡互助式智慧养老的新模式。
据介绍,近年来,凭借电信在乡村千兆全光网的资源建设,以及扎实的“数字平台+云+物联网+AI+算力”能力优势,北京电信在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方向充分赋能,实现村内安防AI化、农产品种植过程智慧化、农产品销售纳入翼支付平台线上线下生态化,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