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如滴滴甘露润泽,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似徐徐春风拂过,即使封闭了的心灵也能敞开。从教三十余载,三十一个春秋在特教,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没有爱就没有特殊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选择了特教,就选择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选择了特教,就选择了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虽然是一条寂寞沉重的人生之路,但爱的光辉却洒满一路。


hrtyh.jpg


一、爱是沟通的桥梁

从普通学校到特教学校,从普通孩子到聋哑孩子,我遇到了教学生涯中第一道难题:怎样与这些听不到说不了的孩子沟通?无法与学生沟通就谈不上教学,更谈不上教育。当时,我作为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老师不懂学生表达的是什么,喊的声嘶力竭、急的满嘴起燎泡,学生因为老师不懂他们的“语言”,也急的乌拉乌拉的乱叫。对着这十七名喑哑的孩子,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对牛弹琴,什么是鸡同鸭讲。所以,学习手语迫在眉睫。每天对着六百多页厚的手语书,真的头疼脑胀。学校4名老师,仅仅就一本手语书,大家都争着看,只要没有课就查字典学手语,对于汉语言中的部分助词、副词、形容词等,手语书上也没有,就请教石家庄聋哑学校的老师进行指导,进过学习和摸索,才找到手语的窍门,原来不能用手语表达的词语可以用指语来表达(汉语拼音的字头)。为了加深对手语的记忆及熟练使用,我坚持与同事、家人交流也用手语,尽管我的“指手画脚”常常让人发笑,但这样的坚持,却使我手语掌握的进度很快。功夫不负用心人,我和孩子们终于可以用手语沟通了。


uo89.jpg


1992年11月,特教学校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了,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对自己的要求又提高了,不仅教孩子们文化知识,还要培养聋生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我鼓励孩子正视自身的生理缺陷,自尊、自强、自信,要做身残志坚,残而不废,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其中史文是我最关注的一个学生, 为了帮助她学会发音,发准音,我总是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送气音与不送气音,以及气流的大小,常常把孩子有点脏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颌下,感受声音的震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我甚至让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让她一遍一遍的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正确发音,同时还锻炼了她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精神。我教的学生有的能和健全人正常对话,史文看口型不用打手势就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在庆六一活动中,她带领学生表演的舞蹈《超越梦想》、《我的中国心》等多个节目受到各级领导和老师同学们的好评。

二、爱似春风,推开心门

关爱学生,无私忘我,作为特教学校的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自闭症、多动症、唐氏综合征、脑瘫等特殊的孩子,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几乎为零。教育就是一种改变,我始终坚持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在工作中把爱无私地撒播在每个残障儿童的心田。

我们班的刘从,单亲家庭,父亲听力障碍,在家自由散漫惯了。刚来学校时,上课不进教室,老师让他进教室,他要么坐在地上撒泼,要么满院子乱跑。用尽各种方法,效果甚微。我们和孩子的爸爸交流,爸爸竟然说如果打死人不犯法,早把他给打死了。家长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但我们不能放弃。作为孩子的班主任,我知道,缺失的爱就需要用更多爱来补偿。后来,我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给他带点好吃的,并带他一起做游戏,课堂上我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只要能答上来就给予表扬鼓励;课下每当看到他脏乎乎的手脸时,我就不声不响地拉他到水管前给他洗干净。渐渐地他就愿意和我接近了。有一次班里大扫除,他把教室拖得干干净净,衣服都弄湿了,于是我把他大大夸奖了一番。从那以后,他在班集体的活动中也活跃了起来,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渐渐地,我发现他的进步越来越大。现在刘从不仅遵守纪律,而且还热爱劳动,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经常帮助别人整理床铺等等。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去年助残日,刘从和全班同学一起表演了三字经诵读,他的爸爸激动的流下了眼泪,是爱让刘从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成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孩子好学生。 


mu.jpg


我班陈红,先天智力障碍,单亲家庭,与七十多岁的父亲、哥哥相依为命。缺少母爱的陈红饮食起居没人指导照顾,不讲卫生,还有尿床的毛病。每周返校时,头不梳脸不洗,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异味,没人愿意接近她,更谈不上和她一起玩。我多次与他父亲交流,她父亲总是搪塞不管。班里的孩子们经常告状。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每天上课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陈红晾晒被褥了没有,每周抽出时间,拿自己的洗浴用品,教她洗头、洗澡,督促她常换衣服。经过观察,我发现她从家拿来的衣服都是脏衣服,原来把脏衣服脱了就放家里,下次返校时还直接把脏衣服拿来,形成了恶性循环。我告诉她,衣服脏了要洗一洗再穿。放学后,我常常手把手的教她怎样洗衣服,晾衣服和叠衣服,并督促她换上干净的衣服。她说,干净的衣服软软的,有太阳的味道!

我还教陈红缝衣服。有一次看到她衣服破了一个口子,我说,陈红,我教你缝衣服,你愿意学吗?我就从怎样认针,怎样用平针走线,虽然她缝得歪歪斜斜,但是陈红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笑得很开心。她自豪地对我说,老师,以后我可以帮爸爸和哥哥缝衣服了。她的父亲看到陈红的变化,也改变了态度,积极带她去医院治疗尿床。我和值班教师每天督促她服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红已基本不尿床了,身上的异味也逐渐减小了。现在的陈红干净卫生,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她也变得积极开朗起来,老师们都说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陈红的爸爸高兴地对我说,陈红现在回家后,经常帮我洗碗做饭,还为我缝衣服,真的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每每看到陈红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我感到别样的爱能改变孩子的未来,收获的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和快乐!

自闭症,是一种精神疾病。 简单来说,就是交往、交流障碍、 兴趣和活动的局限、智力发育障碍。自闭症孩子,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笑是一个简单的面部表情,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很简单很自然的事情,而对于自闭症儿童周晨曦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周晨曦每次来学校都是大哭大闹不进校门,好不容易不哭了,也从不与别人交流,走路靠着墙边走,碰到人总是摇头躲避,叫她根本就没有反应,打饭时她也是躲在墙角不敢上前。她只会哭,从来就不会笑。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心里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找到打开自闭症儿童心灵的钥匙,又一次打开一本本研究自闭症儿童的书籍:比如英国艾伦诺特波姆的《孤独症孩子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英国罗伯特、纳瑟夫的《让爱重生》、美国劳伦斯.科恩《游戏力》、刘昊著《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以及美.萨利.J罗杰斯《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丹佛模式》等等,这些书籍为我打开了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大门,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了解孩子的行为和感情诉求,比如自闭症的执拗,是因为在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与人相处时变得蛮不讲理。他们的不安和恼怒甚至惹人生厌,但那其实都是在表达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孩子因为尝试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自我心理修复,遭到大人的打击或者惩罚,他就会在心理上退回到自我封闭的世界等等。所以,当我有了这些关于自闭症的理论和案例做支撑后,采用跟踪与关注、交流与帮助、关心与呵护、融入与契合等手段进行干预。比如打饭,我总是先帮着周晨曦洗手,在洗手的过程中抓一抓她的手心,与她泼水嬉戏等活动,再拉着她的手去打饭,像教自己的孩子一样融合了耐心和爱心。这样,一天天,从拒绝到服从到自觉洗手打饭,再到主动让老师吃饭的过程,是需要满满的爱做支撑的。再比如,在课堂上,讲完课后,我总是拉起她的手从做拍手游戏开始,然后,一起做跳房子游戏。几年下来,周晨曦会笑了,她的笑不再是带着泪滴的笑,而是发自肺腑的咯咯的笑。现在的周晨曦经过干预,不再走路靠墙,不再独自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语,她会说老师再见,会和同学们分享食品和玩具。也学会了刷牙洗脸,穿衣叠被......

三.爱若绿荫,呵护成长

上课难,每周一次的值班更难。每次值班,我就担负起这些孩子母亲的角色。带生病的孩子看医生,喂他们吃药;手把手的教学生们刷盆、洗脚、洗袜;时刻盯着那些问题严重的孩子,不抓人,不打人。这些特殊的孩子往往会有特异体质,每年的新生都有尿床的孩子,每天晚上十一点,我都要叫醒那些尿床的孩子起床如厕,有些孩子睡意朦胧,到厕所转一圈就返回,根本没有真正上厕所。我发现这种情况后,每次都看着他们上完厕所,躺到床上,帮他们一一盖好被子,我才去休息。早上五点前还要再次唤醒他们去一次厕所,一个晚上我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虽然每次值班都特别累,但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的内心是幸福的。

四.爱是阳光,一路播撒

在送教上门活动中,我和张丽老师的送教对象是一个多重障碍的十一岁小女孩。母亲是精神障碍,父亲受伤下肢瘫痪。家庭条件非常的困难,家庭教育的缺失,让这个孩子失去了语言功能,生活也不能自理,加上她的父亲有烟瘾,一进院子就有一股异味。刚开始孩子的母亲还很排斥我们,常把我们拒之门外,但我们没有气馁,更没有嫌弃她家里的脏乱,总是想方设法的进门与孩子和家长交流,给他们带食物和衣服,用行动温暖他们。我们先给孩子洗手洗脸梳头,把带去的衣服给孩子换上,再带她玩玩具,给她讲故事,做游戏,教她说话等等,我们的行动逐渐的感动了家长。后来我们送教时,父亲不再抽烟,母亲也在我们走的时候送出门,依依不舍地问我们“还来吗?”这种转变让我们很是高兴。然而不幸降临了,春节期间,孩子的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小女孩只能由伯父、伯母看管,情绪很不稳定。我和张老师送教时看到她烦躁不安,都会先给她放轻缓的音乐,安抚她的情绪,等她安静下来再给她换上我们带去的应季衣服,陪孩子做游戏讲故事。去年暑假前,她也开始围在我们身边撒娇了,看到她有了与人交往的意识,她伯父伯母很高兴,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不幸却再次降临,去年暑假期间,小女孩因病去世。但是送教日子里小女孩的成长和微笑,还是让所有人心里有了一丝安慰,也更坚定了我们用爱温暖这些孩子的信念。

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使我认识到:教育学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教育者以极大的爱心、耐心、诚心,既要像春风化雨一般去融化他们心灵上的坚冰,又要如同一把万能的金钥匙去点通他们心中的灵犀。让我们用无私的爱打开他们心灵的窗口,还给他们一个晴朗的天空,用行动表达对教育的热爱,用爱改变这些残障儿童的命运;用爱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工作着,我辛苦着,我幸福着,我快乐着,因为我用爱温暖了每一个残障孩子,用爱托起学生的成长之路,用爱铸就了一个教师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