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以“催动新质生产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暨“2023年度中国企业影响力十件大事”系列发布仪式在北京举办。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兆前出席会议并进行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随后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既符合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下面,我谈几点认识。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
  人类与其它动物最大的不同是拥有思想。所谓思想就是人类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对自身、自然和精神的探索,搞清楚自己从哪里来、在什么地方、要到哪里去,以及如何到那里去。受认知能力和知识积累的限制,人类对过去和现在的认识要比对未来的认识更充分一些;但人类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创造力,从来不缺乏追求和理想。
  我们无法追问我们的原始祖先的追求和理想是什么,但大致可以想象,应该是有更多的食物,能够战胜危及生存的动物和自然环境,确保后代繁衍生息。于是我们的祖先学会了辨别水果、种子和块根等各种食物,学会了使用和制造工具,学会了用火,也学会了打猎、种植、养殖和捕捞。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有熊氏(黄帝)等先贤由于懂得用火,会垦荒种植捕捞等技术,成为了当时的领袖,带领原始人类向着当时的理想生活迈进。
  随后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也都是人类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发现、发明,创造出了更先进的工具、器具,发展了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战胜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期间,青铜器和铁器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在这两个时代,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铜铁冶炼技术,那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军队战斗力水平就更高,其国家就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更高。
  从18世纪60年代的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厂手工业,到19世纪60年代后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和“内燃机”时代,再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以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时代,三次工业革命不仅催生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大家想想,儿时“吃饱穿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三转一响”的向往,那时是多么的遥不可及,但今天已经再普通不过,而我们对现实、对未来,又产生了多美好的向往和多高的期望!
  从史前文明到三次工业革命,期间发生了无数次的技术革新与改造,但并非每一次生产力的提升都能称之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是由一般的科技创新推动,而是由具有颠覆性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科技创新所推动。只有类似于火、青铜、铁器的运用,或者是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和计算机、互联网等颠覆性前沿技术的应用才能称为新质生产力。那么,未来的颠覆性技术会是什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二、从人类理想社会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有很多特征,但最基本的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不但能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按需所取的程度,而且可以广泛替代人类的生存性劳动,使人类可以按兴趣自由地从事社会劳动,使劳动成为第一需要。
  为此,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拓展人类的能力,解决制约物质财富生产的短板。一是以机器替代人的物理能力,也就是通过广泛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从而将人类从繁重的、重复性的劳动过程中解放出来,使人人都可以有自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二是以人工智能替代人脑,从而将人类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人都可以有自由的时间进行愉悦的创作和研发。三是摆脱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使得我们有足够的能源、资源支撑理想生活的需要,同时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四是对人体的维护保养,用药物、器械、手术等手段解除缺陷、疾病、伤亡等影响人类自由的限制,等等。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颠覆性的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
  在以机器替代人的物理能力方面,主要是让机器比人更强壮、更远程、更快速、更敏捷、更准确,从而不仅能完全替代人,而且比人更有能力。因此需要攻克自动化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如集成电路、传感器、动力部件、控制系统,以及为制造这些自动化设备需要的高精度工业母机、测量系统。
  在以人工智能替代人脑方面,核心是替代认知能力,也就是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包括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为此需要解决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类脑计算、信息处理、大模型等理论和技术问题,在高端芯片、关键部件和通用开源平台方面实现突破。
  在摆脱能源限制方面,首先要解决节能技术,提高源网荷储各环节的效率,为颠覆性能源的出现争取时间,比如,用低能耗的生物制造代替传统的制造工艺。其次,要尽快突破颠覆性能源技术,比如可控核聚变技术。在摆脱资源限制方面,除了改进已知材料的冶炼技术和合成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发明新的更轻、更强、更耐久、更舒适的材料来替代当前广泛应用的钢铁、混凝土、合成纤维等传统材料。在摆脱环境约束方面,需要发明更先进的减排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在人体的维护保养方面,首先要深入研究人体自身。为此,需要像研究分子、原子、微粒子一样,搞清楚器官、血液、细胞、细胞核、神经元、脑电、染色体和基因等微观结构;需要像研究深空深地深海一样,研究人体各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搞清楚人体各种缺陷和疾病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治疗措施,包括诊断系统、手术器材、治疗药物以及保健用品等。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四个方面的科技需求和产业发展与中央的部署基本是一致的。比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在科技创新领域有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在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方面,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方面,有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为了解决达到理想社会所面临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更远的未来,这大致也会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三、充分发挥企业在形成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
  按照传统定义,生产力的三要素是劳动者、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似乎和资本没有关系。但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与“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途径。一说到这个话题,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的突出特点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在市场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企业。
  经过改革开放45年的发展,一大批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长起来,积累了雄厚的资本、顶尖的人才、高素质的工匠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具备了向新质生产力发起冲击的基本条件。但是,要更好发挥企业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家的作用,有两个问题必须厘清。
  一是资本的性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党破除传统观念束缚,对资本有了新的认识和定性,但社会上许多人对资本的认识,仍停留在马克思分析剩余价值时对资本的描述上:“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以及他引用的英国工会活动家、政论家托马斯·约瑟夫·登宁的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舆论场时不时地会出现对资本的口诛笔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资本问题作出重要论述。他指出,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资本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就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总书记对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高资本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现代化水平等,都作出了重要指示。他特别强调,要加强资本领域反腐败,坚决打击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着力查处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等背后的腐败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等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
  怎么理解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观点?我在新华网思客年会上曾经将资本和水进行类比:从来源上看,水来自于大自然的方方面面;资本来自于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从势能上看,水自然会从高处流向低处,高差越大,势能越大;资本会从利润低的地方流向利润高的地方,利润越高,势能越大。从作用上来看,在水库、河道内规规矩矩流淌的水可以发电、灌溉、运输,造福人类;但如果势能过大,堤坝不牢,就可能泛滥成灾。同样,在市场上依法依规流动的资本可以参与创新、生产、流通、服务,造福社会;但如果利润诱惑过高,监管不严,资本就可能践踏法规和道德底线,造成灾难。从关联性上讲,水最怕和污染物结合,成为污水;最怕和台风结合,肆意妄为,带来灾难。资本最怕和权力勾连,出现严重的贪腐问题;最怕以权力为依托,出现破坏公平的资本逐利行为。所以,你说水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善的还是恶的?受河堤水坝的约束,在水库、河道里规规矩矩流动的水就是好的善的,但是如果和污染物、台风结合,就会带来灾难,就是恶的。你说资本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善的还是恶的?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在金融市场、在生产流通领域里守法合规流动的资本就是好的善的,但如果和权力勾连、以权力为依托,就会带来灾难,就是恶的。在现实生活中,谁也离不开水;在现代经济领域,谁也离不开资本。让水向善向好,需要给水设立堤坝,防止污染物进入;让资本向善向好,就要为资本立法立规,设立红绿灯,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防止资本和权力的勾连。
  将资本作为中性的生产要素,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深化对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因素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有利于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资本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地位问题。企业家作为劳动者,本身就是传统生产力三要素之一。但企业家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劳动者。他们在战略规划、战略决策、资源调配和危机处置中,发挥着一般劳动者所不能替代的关键作用。要引导全社会客观正确全面认识企业家,正确认识他们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正确看待他们通过合法合规经营获得的财富,高度重视他们在推进新质生产力中的重大作用。要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环境和时代氛围,对民营企业家在合法经营、创新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理解、宽容、帮助。要加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做发展的实干家和新时代的奉献者,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参与者和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