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宾馆内暖意融融,“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消费助农对接会在此举行。
  会议现场,兴县小米熬制而成的小米粥咕嘟地冒着热气,香气四溢,吸引着嘉宾们驻足品尝。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温暖了与会嘉宾们的胃。会场后方的农产品展示区,整齐摆放的一盒盒小米、红芸豆、绿豆、肾形黄豆等各类兴县小杂粮琳琅满目,豇豆面、豌豆面等杂粮面、手擀面系列,以及小米油、亚麻籽油等小杂粮深加工产品,让与会嘉宾感受到曾经散发“泥土”气息的兴县小杂粮,已“不止一面”。

02 品牌赋能 兴县小杂粮唱响农业兴旺253.png

会议现场,与会嘉宾深入了解“兴县杂粮”。李世嘉 摄

  “杂粮产业链产值达到10.5亿元,杂粮收入占农民种粮收入的85%,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55%,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杂粮产业真正成为兴县老百姓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对“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进行推介。
  随着拉杆推动,在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商会代表和企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隆重发布,同时10家企业被授权“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13家兴县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签订供应链合作协议,总签约金额2.05亿元。

02 品牌赋能 兴县小杂粮唱响农业兴旺519.png

会场农产品展示区。李世嘉 摄

  兴县资源富集,地下有煤、铝、镁和煤成气,地上有红色文物和绿色杂粮。在有“杂粮王国”之称的山西,兴县是杂粮王国中的国王。兴县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土层深厚、四季分明,非常适合杂粮生长,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品类齐全、品种丰富、品质优良。

  农业兴,兴县兴。近年来,兴县高度重视杂粮产业发展,围绕突出打好“精品杂粮”牌,持续实施“特”“优”发展战略,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制定了“兴县杂粮”区域公共品牌的管理体系和应用体系,推动兴县杂粮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体系化发展,大力支持杂粮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小杂粮”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大产业”,成为兴县的富民产业。

02 品牌赋能 兴县小杂粮唱响农业兴旺813.png

“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消费助农对接会现场。人民网 武笑 摄

  科技兴农,从一粒种子开始。自2022年开始,兴县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进行合作,共同建设全国杂粮生产、供应、培训实训、试验示范和种子基地。作科所派出6个团队、13名专家、20多名研究生在兴县扎根开展杂粮基地建设和品种研发。“2年以来,育成谷子新品种16个,研发示范良种32类,积极推进机械化种植,探索一年两熟种植技术,为兴县培养了一批乡土专家,把种植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肖永贵处长介绍说,如今的兴县已作为种子生产核心区域进行对外种子销售,兴县种子已经走进河南、山东、云南等地。
  打造“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是乡村e镇结合本地实际,通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不断延链强链补链,把兴县杂粮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杂粮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有规模、有思想的本土市场经营主体,提升兴县农副产品整体附加值和产地品牌声誉形象,促进兴县杂粮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真正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的重要举措。

02 品牌赋能 兴县小杂粮唱响农业兴旺1291.png

10家企业被授权“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李世嘉 摄

  为了打破兴县杂粮“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困境,推动杂粮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兴县建成了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物流中转分拨仓库和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引进电商企业11户,开设线上本地产品特色馆5个,在省内外开设30余个农产品线下体验店,重点打造7个企业品牌,通过开展“公益助农、直播带货”电商活动,有力扩大了“兴县杂粮”的市场份额。今年乡村e镇电商销售额突破1亿元。
  “兴县将坚持对内延链条、提品质,对外创品牌、树形象,坚定走好品牌强县道路,全方位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全力推动‘兴县杂粮’品牌做大做强。”乔云表示,此次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暨消费助农对接会的召开,是兴县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兴县杂粮品牌打造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目前,兴县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年产量1.8亿斤;认证绿色杂粮产品73个、有机杂粮产品54个、无公害杂粮产品40个和地理标志产品2个;拥有省级龙头企业8户、市级龙头企业17户,年生产能力8000万斤;产品销售到全国29个省,出口美国、日本,总销售额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