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2023厦门城市设计周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城市设计周由厦门市政府主办,厦门市资源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市政园林局、市住房局共同承办。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晓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灿民、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张志红、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黄国彬出席开幕式,市领导与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启动2023年城市设计周活动。厦门城市设计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级片区指挥部、市直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厦门城市规划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以及高校师生等共同见证厦门城市设计周的盛大启幕。
城市设计是我国城市化由增量向提质转型的重要支撑,也是厦门当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窗口。2023厦门城市设计周是厦门市着力打造的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高端峰会。作为全国第一个“城市设计周”,2023厦门城市设计周以“城市设计与城市远见”为主题,开启焕新城市生机的探路之旅。2023年6月5日到6月8日,厦门城市设计周正式对公众开放,共计将推出2场高峰论坛、1场主题沙龙、3项专题活动、2项公开展览、2项活动典礼,联同城市规划、建筑等学科共同寻找转型期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城市设计高峰论坛回顾
开幕式结束后,厦门城市设计周也迎来了第一场论坛活动--“城市设计与城市远见”城市设计高峰论坛。此次城市设计高峰论坛集中关注三个问题:“存量时代我们如何面向未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城市设计实践为何重要?”“技术变革将带给城市设计哪些机遇和挑战?”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张志红出席论坛并致辞。
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学术委员会主任、深圳市双年展公共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宇星,新加坡规划之父、新加坡墨睿设计事务所董事长、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理事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刘太格,围绕“城市设计与城市远见”这一核心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吴志强院士及刘太格教授线上参与论坛)
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
《设计引领城市,建筑记录时代》
何镜堂院士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与思考,阐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他认为,建筑创作可以遵循“两观三性”论。即,地域性:建筑离不开地域,没有抽象的建筑,要和当地所有元素融合。文化性:建筑的最高境界是文化,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时代性:建筑必须跟时代结合,“老城区新活力”。在这个基础上,哲学角度提升--空间维度上是整体的,时间维度上是可持续的。--“两观三性”论,即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最后,何镜堂院士展示了自己诸多作品与实践,包括国家版本馆广州馆、广东省大湾区艺术中心、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澳门大学、南海博物馆等,从中体现了其深刻的设计理念与风格。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
《智慧设计原理》
在“回归亚洲”的城市设计方法论指导下,思考中国城市设计重点,能够反哺世界城市设计。吴志强院士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阐述智慧设计原理的要义。他认为,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造成新一次设计师的分野。工业革命时期作为独立专业出现的城市设计,使过去的工艺师、制造师独自构思完成的事情,突然间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实践,造成建造过程和设计师逐渐剥离。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反映于设计师,分野为未来导向性的设计师和历史导向性的设计师。而当技术进步飞快时,设计师的分野也会愈发快速。时代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发生迅猛且根本性的革新,是千年一遇的机遇。这要求设计师清晰认识、把控明日技术及其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从而完成更多的“明日城市设计”。
吴院士认为,中国、亚洲的城市设计,对世界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两点贡献。一是随民心,辅空间;民心在第一位,空间是衬托辅助的内容。二是法自然,省人工;道法自然,少做人工。这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针对世界城市设计的不当之处做出的反思与改进。
李晓江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城市设计的远见与近观--绿色低碳与空间正义》
李晓江教授认为,在处于技术大变局的当今,城市远见是重要的,而近观是必要的。
李晓江教授指出,要以空间正义回应差异需求。他以上海和北京的两个案例展现了剥离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依赖后城市有机更新的方向。李晓江教授将超大特大城市居住类空间更新总结出三个特点:产权最复杂,需求最迫切,历史风貌保护要求最高。他认为“人、钱、地、房、治理”五大要素缺一不可,即城市更新要留人,需要舍弃只以盈利为目标的理念,善用空间经营而非买卖土地,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同时提高居民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
袁奇峰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用城市设计形塑广佛大都市区》
袁奇峰结合自身的设计实践与研究,阐述了三条城市轴线的故事,分别是Canton轴线、广州新轴线、南海轴线。我们在广佛同城的时代,在一个大都市区时代,需要重新去描画一个新的概念,就叫做广佛三轴,然后广佛城市设计重新回到Canton,培养一个山水人文的意向。
袁奇峰教授指出,作为规划师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为社会所认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形成一个空间使用的共识,使得这个城市的建设能够有序。何以有序?就是要把规划做到人的心里去。这个规划才不会因为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不同,建筑师和业主的区别,而被投资、建设时间的变化而过度左右。中国现在的规划是要说服社会大众,体现社会共同价值,所以城市设计就是帮我们创造一些能够说服整个社会,形成空间使用共识的一个手段。
张宇星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深圳市双年展公共艺术基金会理事长
《双年展点亮城市》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是全球范围内一个非常独特的、以“城市化”为固定主题的双年展。历经18年,形成了出色的公众影响力和学术成就。双年展怎么让城市变得更有魅力?深圳是如何将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这样一个展览事件融入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张宇星认为,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已经成为了一个动员城市、凝聚共识、实验创新的社会行动,把城市空间最鲜活的现场作为各种创新思想的试验场。
一个研究城市的事件,若不能真实地改变城市,那它的作用就会非常局限。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不仅仅是展览,更参与到了城市长期的动态更新之中。2005年,深圳进入到大规模的城市转型,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难题,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便是如何吸引“人”,而双年展就是一个以“人”为目标的研究性平台和实现平台。无论是双年展还是城市设计周,其对象都应当是城市中的所有居民,而非只是专家学者。通过重要事件,来动员整个城市,让人们理解城市建设、理解城市设计,达成社会共识。
刘太格
新加坡规划之父,新加坡墨睿设计事务所董事长,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理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明智规划--城市发展的重要起步》
刘太格教授在演讲之初,表达了自己作为福建人的自豪身份。对城市规划而言,刘太格强调规划师最大的立场,应该是“寻找永恒性的方案”,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践行的城市规划理念。
明智的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的成长和经济的增长。厦门岛的城市规划,是刘太格进入中国开展的第二个城市规划项目。尽管这一规划编制的时间很早,但是却是目前为止他编制完成,并最完美践行“一张蓝图干到底”理念项目--从编制之初的规划,到今天的实践,几乎完整实现。
刘太格教授提出他的期望--今后的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角度肯定是全球第一的,但在城市规划方面还在探索阶段,因此应该把中国的城市规划研究好,编制好,进而赢得全球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