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线上发布仪式
《中国公共资源交易发展报告》以赋能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为己任,致力于记录行业发展全貌、引领行业转型升级,2021年一经发布,便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共鸣。《中国公共资源交易发展报告(2022)》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丛虎担任主编,集结专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研究的权威专家、专业研究者和实践专家共同编撰。报告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语言简练、文风朴实,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全方位展示了2022年公共资源交易理论研究前沿、实践创新成果以及国内外实践最新发展。
报告封面样式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党的二十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答好“如何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源配置更高效、价值最大化”是时代赋予行业的重大命题。
报告指出,进入中国式治理新时代的今天,公共资源市场配置成效更为突出。这不仅表现为盘活整个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有效激发了公共资源的最大效用;还表现为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的公共政策工具价值,有效地实现了公共价值的最大化。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和重大国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所呈现出来的我国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的变革正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
报告指出,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在实践中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在交易场所、交易平台、交易标准、交易系统、交易组织、交易制度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共资源交易整合变革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交易场所的智能化变革、数据“一网共享”、交易“一网通办”、服务“一网集成”、监管“一网协同”、交易组织的专业化和综合化、交易制度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劲的引擎。报告强调,伴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实践部门创新治理的新标准。借助大数据、物流网、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公共资源交易的数字化转型获得快速发展,数字交易、数字监管、数字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的提升、交易环境的优化、社会满意度的提高。一个依托先进技术提升交易品质、交易品质提升又对新技术提出更高需求的正向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公共资源交易,事关资源配置效益效率,事关社会公平公正。报告呼吁更多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以深邃的思想、智慧的光芒、果敢的行动,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理论与实践创新,不断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配置效率和效益双提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