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据悉,该《条例》于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3月1日起施行。

  发布会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南阳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立法: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新规下月施行

  据介绍,《条例》共七章七十条,分为总则、水源保护、工程保护、生态保护、保障管理、法律责任、附则。旨在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确保水质长期稳定达标。结合河南实际,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如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内,已经实现网箱养殖清零。

  作为饮用水水源,不同于自然的河流、湖泊,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自南阳丹江口库区沿总干渠直到安阳。为了确保供水安全,必须做好工程保护。

  《条例》规定南水北调工程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分别由工程管理单位和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并配备必要人员和设备,加大保护力度。

  《条例》还规定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解决工程安全、防洪排涝、民生保障等问题;省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调蓄工程建设,巩固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人大:河南将设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发展基金

  如何协调水源保护和民生保障的关系?《条例》规定,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修复和利用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水源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关系。同时,《条例》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水源保护的投入,形成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新民说,河南省将会根据《条例》规定,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发展基金,用于水源地的水源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

  环保:加强源头保护整顿取缔工矿企业200多家

  河南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在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上都做了那些工作?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师伟介绍说,在加强源头保护方面,河南省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进规范化建设,丹江口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共关闭或整治工业和矿山企业200多家,封堵入河生活排污口433个,取缔库区51279箱养鱼网箱。

  河南成立了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采取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相结合,每月开展例行监测,定期对库区8个点位和入库支流12个断面实施监测分析,每年开展一次109项地表水全因子分析监测。

  此外,河南还在南水北调水源区和总干渠建立五级河长组织体系,明确河长的职责及任务,开展联防联控,推动环境风险隐患整治,为南水北调水质保护提供机制保障。

  水利:近千名河湖长保工程通水

  河南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国栋介绍,工程建成通水以来,省水利厅在工程沿线8个省辖市40个县(市、区)建立南水北调水源区和干线工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共设立河湖长923名,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强力推进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

  此外,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管理模式,共制订了56项管理制度、3项管理规程标准、2个运管维养定额。

  针对下一步《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省水利厅将抓细抓实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两侧保护范围的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危害工程安全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快推进配套工程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

  南阳:杜绝污染项目落地,严罚重管不达标排放行为

  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在饮用水水源保护方面有哪些举措?南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鹏回答了相关提问。

  李鹏说,南阳市先后否决、终止各类工业项目超过430个,投资额超70亿元,杜绝污染项目落地。先后关停规模以上企业1163家,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1500家,取缔库区养鱼网箱51279箱,依法拆除“三无”船舶3500余艘。完成541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20余家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建成治污设施300余台(套),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8座,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27个、垃圾处理设施30个。

  李鹏表示,今后南阳市将按照《条例》要求,进一步加大水源保护区内的联合执法力度,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做好规划环评,严控新建高耗水、高排放工业项目,对所有涉水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实施严格管理,对于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严罚重管,甚至停产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