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双层动车组列车,从中国的制造车间到欧洲的轨道上,需要多长时间?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这一周期是18个月,而常规周期一般要3年。

  这是一家定义着“速度”的企业,列车频频跑出“最高速”,产品迭代升级与生产交付频频创造“最快速”,产品已遍布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六大洲。“快”,究竟从何而来?答案写在坚持创新与协同发展之中。

  0,1.0,2.0,3.0……

  今年3月,由中车株机研制的、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列商用磁浮3.0版列车,在同济大学高速磁浮试验线上完成了相关动态试验和系统联调联试。这标志着我国掌握了中速磁浮关键核心技术,磁浮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继续保持世界前列。

  “做磁浮,我们是从零开始。”中车株机磁浮研究所系统设计主管高锋说,2006年,公司决定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

  高锋介绍,磁浮列车的最初试验版本是一个3.7米宽、3米长的“小模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模块’里该有的零部件都有,关键是能不能‘浮起来’。”高锋说。

  走入技术“无人区”,就意味着随时可能遇到困难。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面对国外相关技术的封锁,技术人员唯有埋头苦干。

  历时6年,首台磁浮样车“追风者”于2012年在中车株机下线。在此基础上,我国首列中低速商用磁浮——时速100公里的商用磁浮1.0版列车研制成功,并于2016年5月在长沙磁浮快线投入运营,中车株机在磁浮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纪录,是用来打破的。

  2018年6月,时速160公里的商用磁浮2.0版列车研制成功,相比1.0版,其悬浮能力提高6吨,牵引功率提升30%,速度提升60%;2022年完成相关试验的3.0版列车,实现了我国磁浮交通从时速100公里到200公里的跃升……

  创新的“逻辑闭环”

  在中车株机的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一个个毛坯车轮进入由车铣复合中心和双刀塔数控立车组成的精加工智能生产线,经过一系列流程后自动下线,机车车轮工位生产节拍只需20分钟,而城轨车辆车轮平均生产节拍只需12分钟。

  制造工艺升级,为生产提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应用基础研究支撑关键技术的突破,关键技术的突破再支撑新型产品的研发,构成了我们的创新链条,也造就了不断提高的产品交付速度。”中车株机产品研发中心副总监沈龙江说。

  “海外市场有铰接式轻轨的需求,我们能不能接下订单?”时间回到2009年,中车株机的技术人员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接下,彼时公司没有产品储备,国内也没有相关经验;不接,很有可能错过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这一订单来自土耳其海滨城市伊兹密尔,因其市内古建筑处处可见,经过老城区的轻轨大多依建筑而修建,线路曲折起伏,站场最小转弯半径仅有30米,只有采用铰接式转向架,才能保证车辆安全平稳运行。

  “经过分析论证,我们决定接受‘挑战’,这也意味着,产品做出来就是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沈龙江说。

  在攻克研发、制造、试验中的一道道难关后,2011年10月,中车株机为伊兹密尔定制的首列铰接式轻轨列车正式交付。这一项目也为公司开启了铰接式轨道交通产品市场的大门——出口马来西亚安邦轻轨、马其顿动车组、墨西哥蒙特雷轻轨……多款铰接式列车从中车株机的车间下线,奔跑在国内外各式轨道上。今年4月,中车株机“米轨转向架”专利获得了2021年度湖南省专利奖一等奖。

  这样的创新“链式反应”在中车株机并不罕见。10年来,中车株机公司研制各类新装备新产品多达260余款,“株机造”沿着创新的轨道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一杯咖啡的时间”

  中车株机坐落于株洲田心,这里有一个概念,叫做“一杯咖啡的时间”。

  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集结行业顶尖专家商讨技术细节;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从配送走向总装可以按小时计算。

  “株机的速度离不开良好的配套协作。”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作为国内首个突破千亿产值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能够为全球轨道交通用户提供从器件、部件、系统到整机、大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本地配套率80%以上。

  “在田心,企业间形成了隐形‘联盟’,很多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进行了分工。”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总监陈皓说。

  在中车株机的主导下,2019年初,12家业内单位联手成立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展开突破,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创新水平。

  中车株机的“火车头”效应,带动了产业链抱团出海。中车株机系统工程部副部长曾欢说,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项目上,中车株机首次承担了轨道交通工程总承包的角色。

  “不仅提供列车产品,我们还通过产业链联盟、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式,提供通信、信号、线路、原有地铁列车等方面的升级服务。”曾欢说,正是由于协同创新的支撑,中车株机做到了针对客户关于轨道交通建设、延伸产业链的需求,提供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新华社记者刘芳洲、薛宇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