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5月9日电(记者孙仁斌、于也童、刘艺淳)8日晚间,辽宁沈阳华晨宝马大东工厂总装线上,一辆磨砂纯灰色创新纯电动BMW i5汽车缓缓驶出,宝蓝色的电子屏幕上,“600万辆”字样闪烁,现场掌声雷动。

截图20240510134521.jpg

华晨宝马第60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现场拍摄的客户交车仪式(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在德国宝马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第30个年头,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迎来第600万辆整车下线。

  不久前,宝马集团刚宣布追加200亿元投资用于升级其在沈阳的生产基地,并宣布2026年,瞄准数字化、电动化的宝马“新世代”车型将在沈阳下线。

  “中国今日之动向,将决定未来世界之方向。”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说。

  大众汽车集团在华设立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研发中心,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成为特斯拉在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2023年在其全球产能中占比过半……最近一段时间,诸多在华外资车企不断加码中国,共享更多中国机遇。

  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背后是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分别增长35.8%和37.9%。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消费者对绿色低碳的追求让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巨大,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远未饱和,将继续保持比欧洲以及美国市场更快、更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出口量去年再创新高。

截图20240510134534.jpg

华晨宝马第60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现场(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宝马集团财报显示,2023年,宝马集团向全球客户交付超过37.5万辆纯电动车,其中向中国交付约10万辆纯电动车,占比超过25%。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车型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约为19.18万辆,同比增长23.2%。梅赛德斯-奔驰也强调2023年纯电车型在华交付“超翻番”。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众多本土科创企业与汽车行业擦出新火花,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

  “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加速融合,引领全球产业变革。”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在电动化、数字化赋能下,新的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将加速形成。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创新的研发环境以及优秀的人才培养,为外资在华发展带来一轮新机遇。

  “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宝马集团的核心战略非常契合,为进一步深化中德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齐普策说。

  从第10万辆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华晨宝马用了7年;而第500万辆到第600万辆整车下线只用了15个月。

  百万辆整车下线间距不断缩短,背后是宝马集团在中国建立的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和数字化体系。目前,沈阳已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中心之一。

截图20240510134546.jpg

4月26日拍摄的辽宁省沈阳市与宝马集团深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和宝马一样,越来越多外资车企通过扩大在华投资,增强其本土化研发创新能力和新能源汽车制造能力,以应对市场竞争,抓住中国机遇。

  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正成为大众落实产品中国本土化的中枢,其将与大众在华合资企业紧密合作,承担核心开发任务。该公司正在开发大众首个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电动汽车架构,从2026年起,大众集团将依托该平台开发不少于四款紧凑级入门电动车型。

  在吉林长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新车型加速装配下线,项目周边,电池、电驱、整车……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产业项目汇聚,产业集群快速集聚。

  作为德国奥迪品牌在中国设立的首家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工厂,计划投资额超过300亿元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加紧建设,预计2024年底投产,年产能超过15万辆。

  中国始终坚定不移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也为外资企业扎根中国、长期发展吃下“定心丸”。

  “我们相信中国市场将继续增长并在行业创新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中国不仅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拥有行业领先企业和成熟的新能源供应链的创新中心。

  “全新的200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宝马集团迈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中的核心地位,不仅彰显了过去30年我们在华的成功发展,也表达了我们对未来的坚定信心。”齐普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