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首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再度跑步进场,开盘仅半个小时,其净买入额便达到百亿元。截至收盘,北向资金周一净买入A股93.1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4.55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8.6亿元。盘后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周一获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超30亿元,创该股沪股通单日净买入历史纪录。

  近期中国资产整体显著修复,港股及中概股同样大幅上涨,领跑全球风险资产。海外流动性状况不断改善、中国宏观经济复苏超预期、资本市场改革预期开始强化等多因素提振下,外资对“估值更便宜、仓位轻、相关性低”的中国资产配置意愿强烈。

  单日净买入贵州茅台超30亿元

  北向资金密集加仓核心资产

  4月底以来,北向资金出现明显回流,4月22日至5月6日的8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A股373.87亿元。其中,4月26日北向资金净买入224.49亿元,创下单日净买入规模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835.59亿元,是2023年全年净买入额的近两倍。

  全球资金流向监测平台EPFR最新公布的周度报告数据(4月24日至5月1日)显示,近期流入中国股票基金的资金出现反弹。EPFR认为,近期买入中国资产的海外资金集中流向境内股票基金。

  加仓方向上,以“茅指数”“宁组合”为代表的A股核心资产获外资青睐。5月6日盘后交易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当日获北向资金净买入30.61亿元,创该股沪股通单日净买入历史纪录。此外,立讯精密、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获净买入均超3亿元。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统计数据也显示,行业层面上,4月22日以来北向资金主要加仓银行、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等板块;个股层面上,其加仓集中在宁德时代、招商银行、迈瑞医疗、立讯精密等传统龙头白马股。

  从市场表现来看,沪指4月底站上3100点,并于昨日再度创下年内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主要指数同样显著反弹。并且,与A股同频共振的还有港股市场,恒生指数4月22日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4%。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五一”假期南向资金暂停,但港股主板成交额连续两日超千亿港元,离岸人民币同样走强,这意味着外资或是推动近期港股上行的主要力量。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港股市场近期表现证明,资金在重新定价美国货币政策的同时,也在重新定价中国经济的表现。“总体而言,投资者对于港股的信心明显上升。推升这一轮港股行情的,主要是南向资金,但由于港股近期表现出色,一些海外资金也开始加仓。”周浩称。

  内外部因素共振

  外资对中国资产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外资缘何增配中国资产?在业内人士看来,海外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预期明确、中国宏观经济复苏超预期、监管层拟推出举措加速房地产市场去库存、资本市场改革预期开始强化等一系列利好因素提振下,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强烈,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分析认为,外资对A股风险偏好阶段性回升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5月1日美联储议息会议表态中性偏鸽,最新披露的4月美国就业数据偏弱,美联储年内加息的担忧已基本消除;同时降息预期有所回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最新数据显示,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已上升至87%,10年期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也从前高回落。而美元流动性的边际缓和将利好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风险资产。第二,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定调积极,叠加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向好,提升了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第三,在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的背景下,估值偏低的中国资本市场是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外资行的观点同样乐观。高盛在最新的资金流动报告中表示,全面精准有力的支持政策正在成为市场积极情绪的催化剂。美银美林发布报告认为,最近几周越来越多海外投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港股。从资金交易的逻辑角度看,前期火热的“做多人工智能、做多日本”交易拥挤度上升,4月中旬英伟达股价开始回调。并且,由于美联储利率可能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其他亚洲货币和市场可能面临更多风险,而中国市场似乎是一个估值更便宜、仓位轻、相关性低的对冲工具”。

  展望后市,不少机构认为中国资产的上涨速度可能减缓,但中国企业盈利能力、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热情修复等因素,有望继续支撑中国资产取得不俗表现。

  美国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杰瑞·陈表示,从更长的周期来看,港股毫无疑问是全球的估值洼地,若宏观面(经济数据)和微观面(财报数据)能持续改善,港股将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和上行空间。

  A股方面,在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看来,随着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二季度“高质量成长”风格有望小幅跑赢市场,而“价值”风格中高股息收益率标的仍应作为防御性持仓的一部分。“我们预计大盘股将受益于较高的盈利确定性及潜在的长线资金净流入,从而跑赢中小盘股。行业偏好方面,我们超配电子、食品饮料、石油煤炭和通信板块。”孟磊表示。(记者 汪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