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河北百斗嘉公司全资持有的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收到吉尔吉斯经济和商务部发出的“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列入吉国工业100强,2025年建设100强企业名单的公函。这是吉国政府对化肥厂项目寄予的厚望,更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务实民生合作,还是中吉农业里程碑式合作进展的具体体现。9月1日,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编撰、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2025《时代匠心》已在北京付梓,百斗嘉董事长赵学军因推动中吉合作项目,荣登2025年《时代匠心》封面人物。几乎同一时间,赵学军还收到一份来自新加坡南洋科学院的聘书——正式出任国际学术期刊《世界农业经济研究》(ISSN: 2737-4866(网络版)/2737-4858(印刷版))编委。

  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国方案”

  采用BOT(建设一运营一移交)模式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化肥厂,在2025年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作为这个中亚国家30年内唯一的化肥生产企业,它从蓝图到现实的蜕变,恰如一粒种子穿越风沙,在中吉两国共同培育的沃土上破土成林。在中吉两国的共同浇灌下,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合作的亮眼成果。

  从田野到书架:“时代匠心”里的新质生产力

  将于近期全国面市的《时代匠心》图书文献,以“凝聚中国品牌力量,弘扬中国工匠精神"为宗旨,将无数企业家之匠心铸就"时代之刃",为主题,遴选了多位在关键核心技术、绿色发展与国际合作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家。赵学军案例以《肥料基地融双利 丝路新篇聚两心》为题,记录了其在中亚推广生态有机肥料、填补空白建厂的的全过程。

  “当很多人还在讨论‘产能转移’时,赵学军已经在实践‘标准转移’。”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副会长点评,“他把中国的有机肥标准、肥料生产标准带出国门,又通过国际学术出版把案例反馈给世界,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双向奔赴’。”此次被《世界农业经济研究》聘为编委,赵学军将成为该刊历史上首位来自企业的中方商界编委。期刊主编、新加坡南洋科学院高级研究员表示:“赵先生的田野数据横跨天山南北,对中亚区域粮食安全的实证研究极具稀缺性,这正是我们迈向国际一流农业经济期刊的拼图。”

  智库观点:中国企业家参与全球农经治理的“三把钥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指出,赵学军此次“三喜临门”折射出中国商界参与全球农业治理的“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技术——以生态农业、BOT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

  第二把钥匙是标准——通过图书文献、国际学术出版输出中国方案;

  第三把钥匙是平台——以上合组织、“一带一路”为制度载体。

  “当三把钥匙同时转动,中国就不再是简单的农产品生产国,而是全球粮农治理的规则共建者。”

  在离海最远的地方看见浪潮

  过去,中亚被视为“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如今,随着上合组织农业合作的纵深推进,一条以“粮食安全”为名的隐形“新航线”正在天山与帕米尔高原之间形成。赵学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中国企业家带着技术、标准与诚意走向中亚,他们不仅填补空白,也种下了区域和平与繁荣的种子。正如上合组织宣言所强调,“为子孙后代建设和平的十年”,或许就从一座跨越国界的现代化化肥厂开始。